江南体育迎难而上奋勇向前 ——7·31暴雨门头沟区应急局工作纪实之二7月29日至8月2日,门头沟区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雨天气。接连几天持续的暴雨,变成了湍急的山洪,在街道、山沟和永定河道狂放流窜,肆意释放毁灭性的破坏力,道路中断、通信中断、电力中断……山区各镇街告急!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,区应急局快速响应、多方协调,立即组织各支救援力量投入到救灾救援一线。
11时30分,区应急局发布紧急通知,要求各镇街立即按照防汛应急预案提前准备救灾物资。15分钟后,北京市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。
12时06分,申请救灾物资调拨的需求从妙峰山镇传来。早已提前两天在区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待命的区应急局、区商务局工作人员,立即着手救灾物资的调拨出库。因为提前做足了准备,14时13分,第一批救灾物资顺利出库。随后,各镇街的调拨需求陆续抵达,物资保障之战就此打响。
17时30分,北京市发布暴雨红色预警。19时,市防汛指挥部启动防汛红色(一级)预警响应。此时,区应急局联合区商务局,早已将1270张折叠床、300套折叠桌椅、776个远光手电及电池、各类毛巾被和夏凉被等,共计3769件(套)、价值52万余元的救灾物资拨付到全区重点街镇。
7月30日中午,K1178、K396、Z180列车因暴雨滞留在门头沟山区,2800余人受困。7月31日9时,因停靠时间过长,列车食品、饮用水等物资告急。
8月1日中午,区应急局接到向滞留的K396、Z180列车提供紧急救援物资保障任务后,立即向市商务局、市应急局提出帮助解决救灾物资请求。
15时30分,第一批物资1000箱矿泉水、12000个面包、40000根火腿肠、1000条毛毯、1000个背囊等抵达丰沙线铁路三家店一号桥集结点。区应急局增派4名工作人员,协同抵达的官兵,分批次往准备进山的抢险工程列车上搬运物资。为保障物资安全,区应急局工作人员在紧挨火车轨道的公路桥下冒雨连夜看守,度过了3个焦急等待的夜晚,直到滞留列车人员全部安全转移。
受暴雨影响,7月31日中午,门头沟城区多地相继停水。区应急局接报后,立即协调多部门开展生活物资调配工作。
8月1日凌晨1时,在市应急局青促会的协调下,从可口可乐公司调拨的2500箱矿泉水到位;早上7时,由人保财险北京分公司门头沟公司捐赠的第一批物资1400箱火腿肠、面包、饮用水等到位;23时许,通过区红十字会联系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捐赠的10000箱矿泉水、5000箱方便面、5000袋火腿肠到位……区应急局联系龙泉镇,及时将物资配送至停水的中门寺南坡、城子西街等小区。
8月2日6时,得到前往妙峰山镇的道路可以通行的消息后,区应急局从区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紧急调配200顶帐篷、1000张折叠床、1700箱矿泉水、1900箱面包和方便面等送达妙峰山镇政府。
8月4日7时,接到王平镇和雁翅镇急需液化气的消息后,区应急局立即联系区委,通过应急抢险通道(协调16人次,8车次)配送800瓶液化气。
灾情发生后,山区各镇街的手机、座机均无法拨通,互联网更是中断无法使用,仅有防汛无线小时稳定维持区级指挥部与山区各镇街的联系。报告受灾情况、统计灾区需求、传达抢险指令……保持无线电手台畅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电力必须得到保障。
8月3日9时,区应急局党员突击队从山区传来消息,王平镇和大台街道急需汽柴油和发电机解决临时供电问题。随着山区部分道路打通,区应急局立即联系区商务局、供电公司等单位,通过临时打通的应急抢险通道,向王平镇和大台街道配送发电机6台。
8月4日至6日,区应急局协调区商务局、中石化北京公司等单位江南体育,先后向山区4个镇配送汽、柴油20余吨,解决了王平、雁翅、斋堂、清水等地临时供电用油问题。
灾情发生以来,无线电手台作为临时通讯主枢纽,除了抢险救灾指挥调度,统计物资、队伍、空投点位等信息,更是承载了满满的民情诉求:伤员需要直升机转运、婴儿需要特殊奶粉、病人需要特定药品、群众请求向家人报平安……无线电手台畅通,抢险救援工作一直在有序开展。
8月6日,市民把一个纸箱送到区应急局,里面装满了家里老人急需的药品,请求送到住在大台街道黄土台社区的家人手中。
“区应急局,区应急局,我是斋堂镇,斋堂医院需要葡萄糖、氯化钠注射液各三箱,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一箱。”无线电手台里传出声音。“收到,收到!”无线电小组迅速记录下来,把需求信息转达给区卫健委。
灾情发生后,山区道路损毁非常严重,多处断路无法通行。然而空投物资需求非常紧张,无法覆盖到每个点位。随着应急抢险通道的打通,部分受灾地区已经有了临时通车的条件。8月6日晚,区应急局临时组建山区紧急物资运输组,把区卫健委提供的七箱药品和市民委托的一箱药品装车,准备7日一早分两支队伍到灾区派送。
8月7日,两支紧急物资运输小队驱车翻山越岭,艰难驶过崎岖险峻、坑洼不平的山路,终于安全抵达大台街道和斋堂镇。运输小队把药品送上门时,老人紧紧握着队员的手,激动地说道“谢谢党!谢谢政府!”。七箱注射液送抵斋堂医院后,医护人员欢呼“真是太及时了!这回药品就够用多了!”
7月31日,潭柘寺镇。山洪暴发后,南辛房村受灾严重,很多房屋被冲毁,道路被淹,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极大威胁。应急管理事务中心潭柘寺驻地接报后,第一时间集结队伍,带上排水救援装备,火速前往南辛房村抢险救援。队员们趟过湍急的洪流,艰难抵达目的地,冒着被冲走的危险,立刻开展沙袋装运、堤防加固江南体育、人员转移、维护秩序等工作江南体育,尽最大努力保护群众安全。
7月31日,清水镇。早上6时,风雨交加,应急管理事务中心清水驻地40名队员全体出动,紧急奔赴清水镇永定河河堤沿岸,寻找漫溢险情最大的河堤段,开展沙袋加固、堤坝巡护等工作。队员们在防汛前线个小时,甚至顾不上吃一口热心居民送来的面包,徒手搬运、码放30斤的防汛沙袋4000余个,漫溢风险最大的500米河堤得到了有效加固。
8月1日,清水镇。应急管理事务中心清水驻地接到紧急任务,协助镇政府从山区的张家庄村运送伤员。清水驻地派出五人精英小队,18时30分,冒雨驾驶越野车从镇政府出发。队员们没有畏战,一路克服道路泥泞、多处积水、天色阴暗等困难险阻,终于在2日凌晨将1名全身多处骨折的伤员安全运出。
8月2日,雁翅镇。雁翅镇养老院居住着很多岁数大且行动不便的老人,最年长者超过87岁。暴雨过后,养老院已经断水断电超过两天,生活物资告急。在区应急局的协调下,有一批物资急需从付家台小学往养老院运送。因道路受损严重,多处阻断,车辆无法通行,部队拟组织官兵进行徒步搬运。应急管理事务中心雁翅驻地得知后,迅速组织精干力量,协助部队官兵徒步10余公里,穿越满目疮痍的道路,单程耗时2小时搬运物资,最终安全送抵雁翅镇养老院。
8月2日,清水镇。暴雨过后,清水镇32个村全部断水断电断网,道路损毁严重,百花山管理处30余人与外界失联,多地情况不明。应急管理事务中心清水驻地接到镇政府协助请求,希望可以派出队伍,携带救援物资前去探明情况,及时传达信息。早上6时30分,清水驻地20名突击队员集结完毕,每人携带10公斤的饮用水、食物等物资徒步向目的地进发。山洪过后,有的地方是断头路,有些路段只能一人通过,有淤积到膝盖的烂泥,还有折断的大树拦路,落石、塌方随处可见……队员们不畏艰险,冒着烈日前行,终于在中午12时左右到达百花山管理处。在确认了全员安全后,队员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。交接物资后,队员们又马不停蹄往回赶,到达驻地已是下午18时了。这一路往返,队员们艰难跋涉了近40公里,即使脚磨出了血泡、脸被晒得掉皮,也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。
8月3日,京师实验中学,灾后救灾物资临时储存点。连日来,市应急局青促会、市商务局、市粮食储备局、市红十字会等多个单位的物资分批抵达。区应急管理事务中心永定驻地20余人承担着物资抵达后的搬运任务,负责把数以吨计的救援物资从送货车辆整理入库;接到调拨任务后,又从库房运送到救援车辆和直升飞机上。队员们挥洒汗水与,保障了救灾物资的顺畅流转。
8月4日,雁翅镇。洪水已将无以计数的房屋冲垮,零散倾斜的建筑随处可见。为防止村民私自返回危房导致二次伤害,区应急管理事务中心雁翅驻地人员再次集结,联合属地政府组成安全巡视检查队,对受灾房屋开展地毯式检查,评估受损程度。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房屋,在进行详细记录后,立即进行拆除工作。队员们发扬京西老区精神,无惧风险、迎难而上,最大限度减少灾后次生危害发生。
8月5日至6日,清水镇。应急管理事务中心清水驻地每天派出两辆皮卡,十几名队员早出晚归,帮助镇政府搬卸、运送几十辆车的救灾物资。队员们都抱着有十分力不使八分劲的想法,纷纷投身到灾后救援工作中来。
洪水已经退去,救灾正在继续。区应急局将继续弘扬京西应急铁军精神,团结一心、砥砺前行,高效有序开展救灾救助各项工作,为门头沟区灾后重建贡献力量!